一、个人信息有哪些?
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、个人财产信息、个人账户信息、个人信用信息、个人金融交易信息、衍生信息以及在与个人建立业务有关系的过程中获取、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。
二、生活中泄露个人信息的场景
(一)网络购物。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,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,要谨慎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,谨防钓鱼网站,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。
(二)快递单。快递单含有网购者的姓名、电话、住址等个人信息,应及时销毁,否则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,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犯罪。
(三)微信朋友圈。火车票、登机牌中含有姓名、身份证号、行程二维码等个人信息,发朋友圈晒图时要谨慎,建议进行模糊处理,防止个人信息泄露。
(四)求职简历、网络调查问卷。面对求职和各种网络“调查问卷”、申请会员卡等活动,一般要求填写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。填写信息前,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,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。
(五)免费WIFI自动连接。公共场所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,信息盗取者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获取WIFI用户命名和密码。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,建议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,有选择性的连接使用。
三、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?
(一)妥善保管个人信息。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,尤其是银行卡、手机等信息载体,在网络注册、实名验证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,身份证号、支付账号、手机号码等私密信息切勿泄露。
(二)加强密码防范。养成定期修改密码的好习惯,对重要账号(如常用邮箱、网上支付、聊天账号等)必须设置单独密码,绝不一码多用,且密码要设置为数字加字母等较为复杂的组合。
(三)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。很多人会在网上投递简历找工作,公司要求应聘者提供《个人信息表》,说明自己的家庭关系、父母名字、个人电话住址等。为避免安全隐患,简历中不要填写过于详细、具体的个人信息,尤其是家庭住址、身份证号等。
(四)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。很多社会活动需要留存身份证复印件,甚至一些打字店、复印店也会利用便利,将暂存在复印机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。因此,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,一定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“本复印件仅供××用于××用途,他用无效”,并写明日期。复印身份证后,要清除复印机缓存。